入门到精通:从今天开始成为感冒专家【转】
2023年12月13日 7678

推荐

image.webp

2023 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春天,人们才刚刚从新冠疫情中基本走出来,没想到,病菌们就在秋天合起伙来又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可能只有医院的业绩还在稳步提升了。

一时间,风声鹤唳。在我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个叫「妈妈觉得你感冒」的场景时有发生。触发条件是我或者爸爸,在妈妈面前咳嗽或打喷嚏。此时,她就会投来审视的目光,然后质疑到:你是不是感冒了?

一语成谶——我、我爸和我妈三个人最后都中招了。

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应对感冒的方法和「神药」。但很快,我就被排除在家庭感冒对抗会议的讨论之外,因为我坚持只在症状最严重的几天服用「泰诺」缓解症状。这种行为无疑是和家庭的传统方式相违背的。

这并不奇怪,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在药店买到五花八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同时,去一趟医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像感冒这种既「小」又常见的问题,每个人肯定都会有自己一套应对的经验,毕竟谁还没有得过几次感冒那。

但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上,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分清自己得的是哪种「感冒」。如果我们将很多种症状相近的情况混为一谈,使用一次或几次的经验去进行应对,就很有可能出现药物、治疗手段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使是我周围的很多医护人员,都没有分清楚其中的区别。一天早晚数种药物吃进肚子,服药的时候,有一种像是得了某种绝症的决绝感。结果到头来,不吃药 7 天好,吃药一周好。而碰巧某种药物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了你的服用列表上,于是立马升级成了「神药」。

「我上次感冒,吃了 xxx 一下子就好了。」

「你要是听我的,吃两片 xxx 早就好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感冒和「感冒们」有什么不同?

image.webp

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在日常的语境下,我们使用「感冒」这个词,一般是指代了出现发烧、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而在医学专业语境下,更为准确的用词应该是呼吸道感染,而「感冒」一般只用来指普通感冒。

我们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咽和喉,下呼吸道则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这些部分共同协作,使得空气能够顺利地在肺部完成交换。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累及鼻腔、鼻窦、咽、喉部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咽喉炎等,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等。而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指累及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如各种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1

虽然这两种感染在解剖位置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可以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当你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儿童和老人)。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特定的下呼吸道感染,与感冒在病原体和感染部位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将支原体肺炎视为感冒的一种类型是不准确的。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特征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冠状病毒、鼻病毒等 流感病毒(A、B、C型)
传播方式 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较轻 较重
发病速度 逐渐发病 迅速发病
发烧程度 轻微或无 通常高烧

流行性感冒(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流感仅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可由许多不同的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季节性冠状病毒。季节性冠状病毒不应与 SARS-CoV-2(导致 COVID-19 的病毒)混淆。

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具有相似的症状,因此仅根据症状很难区分的。一般来说,流感比普通感冒更严重,症状通常更强烈,开始的更加突然。同时,可能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高热等。感冒通常比流感轻,但普通感冒患者比流感患者更容易流鼻涕或鼻塞。2

合理的区分公式

于是,我们就得到两个在感染性疾病中非常关键的点:病原体和感染位置。所有的感染性疾病应该都围绕这两个关键点进行合理的区分。

例如:

  • 普通感冒 = 冠状病毒或鼻病毒 + 上呼吸道
  • 流行性感冒 = 流感病毒 + 上呼吸道
  • 支原体肺炎 = 支原体 + 下呼吸道
  • 肺结核 = 结核杆菌 + 下呼吸道
  • COVID-19 = SARS-CoV-2 + 上下呼吸道

应当注意的是,疾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很多情况下可能会有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3

例如,很多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可能会接触到一个叫做「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检查。其中就包括了: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最常见的两种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人鼻病毒(普通感冒)。

这样的检查,实际上就是用穷举法来检测常见的病原体,以确定你本次疾病是哪一种病原体导致的。我就见到过有 3 种病原体同时阳性的情况(鼻病毒+甲流+支原体)。

当然,这样的检查并不是每个医院都是一样的,可能这六项中会包含不同的内容,也有的医院会有八项、十项,但检查目的是一致的。医生也会根据你的症状和实际需求去进行检查。

当一种病毒在你的免疫系统中撕开缺口的时候,不正好是其他病毒乘虚而入的最好时机吗。

治疗「感冒」的基本原则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讲到了重点,我们区分一个疾病的最终目的还是会落到应对和治疗上。

image.webp

针对病原体的对因治疗

对因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解决导致这个疾病的根本原因。既然是感染,那么杀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就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

是病毒就杀病毒,是细菌就杀细菌。本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却难以具体实施。

因为,人类尚无直接在体内彻底杀灭病毒的手段。4

病毒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对抗病毒:1.阻断病毒的复制,2.干扰病毒的组装和释放。虽然解释这两个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但从名字上也不难理解,人类现有的药物只能够减少新的病毒产生,而不能够直接杀死已存在的病毒。

为什么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但是抗病毒药物无法杀灭病毒?

其一,细胞结构的差异:

  •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等。抗生素能够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核酸复制等方式来杀死细菌或抑制其生长。
  • 病毒不是完整的细胞,而是由遗传物质(DNA 或 RNA)包裹在蛋白质壳中的微小粒子。它们依赖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和生命活动。因此,抗病毒药物无法像抗生素那样直接攻击病毒的「细胞结构」。

其二,复制机制的差异:

  • 细菌通过分裂自己的细胞来繁殖,这个过程是独立的,不依赖宿主细胞的机制。
  • 病毒必须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复制自己。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来工作,如阻断病毒的遗传物质复制、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等,但这些药物很难彻底清除体内所有的病毒。

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一定程度缩短病毒感染的发作时间降低严重程度。但由于 RNA 病毒易变异的特性(具体见第三节),很难开发广谱的抗病毒药物https://doi.org/10.1038/nrmicro3475

">5。再加上经济成本(现在抗病毒药物都是新药,比较贵)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除非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否则抗病毒药物使用的机会也比较少。

拿最为常见的流行性感冒为例。抗病毒药物对流感最有效的时间窗口是感染后的 48 小时内6。许多人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可能没有诊断出流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当你开始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病毒已经在你的体内大量的复制和肆虐了。再加上流感本身有自限性(即无需特别治疗,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好转或消失),这个时候再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新冠病毒导致的症状较为强烈,本来应该是抗病毒药物的适应症。但人类研制药物的速度总是慢于病毒变异的速度。其高昂的售价、较低的产能加上有限的效果,使其注定只能成为「摆在橱窗里的精致玩具」。

细菌

而面对细菌感染,例如支原体(一种特殊的细菌)等,一句话:上抗生素。遇到耐药的就进行药敏实验后,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或者升级使用更加高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这里请注意,我们常听说的头孢、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全部都是抗菌药物,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没有一丝一毫的作用7

针对感染位置的对症治疗

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消灭病毒,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它们导致的症状。

我们来解构一下常用的治疗普通感冒和流感的药物「泰诺」——它的化学名叫酚麻美敏片,包含四种成分:对乙酰氨基、盐酸伪黄碱、右沙芬以及马来酸氯苯那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主要作用是止痛和退烧

盐酸伪麻黄碱:β2 受体激动药,作用是收缩鼻腔的血管,对抗鼻腔充血的症状。简单来说,就是缓解鼻塞

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作用,作用就是止咳

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药,可以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可以看到,「泰诺」的药物成分基本涵盖了常见的症状。但其没有一丝一毫的杀灭病原体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没有以上症状,或者症状并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服用「泰诺」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它并不会让你好得更快一些,而是帮助你在整个过程中更好受一些

image.webp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神药」,xxx 感冒灵。其中除了几味中药之外,还有三个「西药」成分,分别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前两者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咖啡因可以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率和效果。至于其他的中药成分,因为我本身并不了解,所以不做过多解释了。

其实我们常见的治疗普通感冒和流感的药物,不过就是上面几种成分(及他们的替代药物)的排列组合罢了。

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常用的药物成分和其效果,如果你碰巧感冒了,可以参考这份说明选购药物。

  • 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 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 缓解鼻塞:伪麻黄碱;
  • 镇咳:右美沙芬、布桂嗪。

注 1:XX 酸等前缀不影响药物的效果和使用。

注 2:我列举的都是相对安全的成分,可能还有类似的药物,需要使用请咨询医生。

注 3:我的建议不能代替医生诊断和治疗。遇事不决,请即就医。

遇事不决,还请就医

由于临床上绝大多数发烧、鼻塞、流涕、咳嗽的患者都是普通感冒和流感,所以,我们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一般是没意义的。这两种疾病都具有自限性,通常高烧不会超过 3 天,并且整个临床过程不会超过 14 天

如果你出现了高烧不退,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甚至加重),或者你是本身抵抗力较低的孩子和老人,还请及时就医。

医生不光可以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判断你的病原体究竟是什么,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还有我上述所说的那些药物的「升级版」,能够更加有效、快速地对抗严重的症状。

此外,医生手上还有超级「救火队员」——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快速有效地扑灭大火,但灾后重建就要靠你自己的身体了(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想要说清楚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和作用,都值得开一篇新的文章了。)

为什么我们会反复地感冒?

最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已经反复感冒这么多次了,每次感冒都还是能够「虽迟但到」。

「同样的招式无法起作用两次」失效了吗?

高中生物课上,我们就学过一个过程,叫「免疫应答」8(很重要,后面要考):

当病原体(比如细菌或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时,它们带有一些特殊的标记,就像是它们的「身份证」,我们称这些标记为「抗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非常聪明的安保系统,能够识别并对付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

识别和呈递:首先,我们身体中的一些守门员细胞(这些是先天免疫细胞,比如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会发现这些不速之客。它们会吞噬这些病原体,并把它们的「身份证」(也就是抗原的一部分)展示在自己的表面。

报告和动员:接着,这些展示了抗原的守门员细胞会去找我们的特种部队(T 细胞)。这些 T 细胞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通过它们的「感应器」(T 细胞受体)识别这些抗原。当找到匹配的 T 细胞后,这些 T 细胞就会被激活,并开始制造一些信号物质(细胞因子)来调动更多的免疫力量。

生产抗体:激活的 T 细胞还会去激活另一支队伍——B 细胞。它们通过自己的「感应器」(B 细胞受体)识别特定的抗原。一旦找到匹配的抗原,B 细胞就会被激活,并转变成浆细胞。这些浆细胞是专门生产抗体的工厂,能够大量制造与病原体抗原完全匹配的抗体。

记忆和快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一些 B 细胞会变成记忆细胞,它们有很长的寿命,并且「记住」了这次遇到的病原体。所以,下次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这些记忆 B 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它们,并快速转变成浆细胞,生产大量匹配的抗体。

所以,同样的招式,无法对免疫系统使用两次。

——那么,如果每次来的都不是不同的病原体呢?

「疯狂」的 RNA 病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几个问题:

  • 为什么流感病毒的疫苗需要每年都打?
  • HIV(艾滋病病毒)这么厉害,为什么我们不开发一种疫苗来对付它?
  • 为什么乙肝有疫苗可以打,但是丙肝没有?

解题的关键点就在于病毒的类型上。

病毒按遗传物质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相较于 DNA 病毒,RNA 病毒有极大的突变率9

特性 DNA病毒 RNA病毒
遗传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遗传物质形式 通常为双链,部分为单链 可以是单链或双链,变异性较大
复制地点 细胞核内 细胞质中
稳定性 由于DNA复制校对机制,通常更稳定 由于校对机制较差,突变率较高
常见疾病 乙肝、水痘、带状疱疹 流感、艾滋病、新冠肺炎、丙肝

流行性感冒的病毒虽然都是流感病毒,但由于其属于 RNA 病毒,实际上每次来的可能都是不同的亚型。例如大家熟知的甲型流感病毒,其根据表面的两种蛋白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组合来分类。甲型 H1N1 病毒就在 2009-2010 年的时候大流行过,而根据疾控中心的报道,最近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是甲型 H3N2 病毒。

你体内针对 H1N1 的免疫应答机制,是没有办法识别 H3N2 的。所以,当你面对新一轮的流感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面对一个新的疾病,自然无法做到快速识别和抵抗。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这是一种逐渐累积的小变化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的遗传物质会逐渐发生微小的突变。这些小的变化足够改变病毒的抗原特性,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识别,从而导致病毒逃避之前的免疫应答。

抗原转移(Antigenic Shift):这是一种更为剧烈的变化,通常发生在甲型流感中。当两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一个宿主(如猪或人类),它们可以交换遗传物质,产生一个具有全新表面蛋白的病毒株。这种显著变化可能导致大规模流感大流行,因为人群中几乎没有人对这种新病毒有免疫力。

疫苗的基本原理就是「模拟感染」。人们将病原体的一部分或者是灭活过的病原体注射到你的体内,来激活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记忆 B 细胞和抗体。当这种病原体真的入侵你体内的时候,免疫系统就可以快速反应,并且产生抗体抵抗。

由此可见,你注射了 H1N1 的疫苗,是没有办法完全抵抗 H3N2 的。所以当 H3N2 流行的时候,你需要再次注射 H3N2 的相应疫苗才有效。而流感的亚型远不止这两种。所以,疾控中心会监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分析哪些亚型最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季节中流行。基于这些信息,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更新(通常会包括三到四种不同的亚型)。

而作为 RNA 病毒的一种,新冠病毒的变异也是非常迅速的。从 Alpha (B.1.1.7)、Beta (B.1.351)、Gamma (P.1)、Delta (B.1.617.2) 到后来的 Omicron,也不过才短短 2-3 年的时间,至今仍在不断变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停地加种加强针都无法完全避免感染,只能够减轻相应的症状。

HIV 病毒是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简直就是套娃。我犹记得本科时期的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人体内可能会有几十甚至几百种不同的 HIV 病毒。

HIV 分为两种主要类型:HIV-1 和 HIV-2。其中 HIV-1 最为常见。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几个主要的群组(Group M, N, O, P),其中群组 M 最为常见。群组 M 又可以分为多个亚型(A、B、C、D、F、G、H、J 和 K),以及多种重组形式。

所以,目前针对 HIV 的治疗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可以有效地控制 HIV 病毒的复制,保持病毒载量在非常低的水平,从而抑制病情发展和降低传播风险。然而,这种治疗需要终身进行,一旦停止,病毒可能迅速反弹。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反复感冒,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每次「感的都是不同的冒」。当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对抗感冒 1 的「城堡」,还有 2、3、4、5 以及正在变异的 6、7、8、9……在排队等着你。同时,免疫记忆的机制并不是终身的,如果一段时间不接触相应的病原体,你就可能会失去对这种病原体的抵抗。所以,得过感冒 1,不代表以后不会再得感冒 1。

也许,只有当人类不再需要呼吸的时候,才能够完全避免感冒了。

最后的最后,我的中二病又犯了。

image.webp

感冒,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病,似乎却成了人类和疾病斗争的缩影。尽管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摆脱它,却始终无法彻底战胜它。只要给它一段时间,它必定会以更强大的姿态卷土重来,把我们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直到有一天,当你的免疫系统随着年华老去而变得不再坚韧的时候,它就会尝试给你致命的一击。它一直都在提醒着我们,即便在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面前,人类依然是脆弱的。

内科学的厚重,不仅记录了无数疾病的知识和研究,也见证了人类对于健康与疾病理解的演进。在数万种疾病中,只有寥寥几个是能够完全治愈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深刻而沉重的真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我们在尽可能地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人类的死活,地球妈妈并不在乎,她平等爱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

TAG


- End -





0 条评论
  • 表情
  • 游客你好,回复内容需要 登录 查看!